高新技术企业: 起跑便进入冲刺
2017-05-02
660
青海日报 编辑:Distant sea
说起光纤,也许大家会很陌生,但正是这一根小小的光纤,将整个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高速通道。而在我省,就有一家集研发、生产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也是西部第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光纤预制棒和光纤的企业。
4月20日,记者来到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实地采访了厂区,了解到光纤的具体制作步骤。
公司副总经理贺秀才介绍说,公司的建设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年产200吨光纤预制棒及650万芯公里光纤拉丝项目,已于2015年4月正式投产;二期年产200吨光纤预制棒及650万芯公里光纤拉丝项目于2015年10月启动,计划今年8月份正式投产;三期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份启动。
作为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是全年发展走势的“风向标”,这对企业全年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公司在春节小长假期间,没有停产,与往年相比,公司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收入比我们一季度的计划超额完成2300万元,完成率达141%。
记者在光纤部经理赵海林的讲解中了解到光纤的拉丝,其中的主要环节是预制棒的制作工艺,公司采用的ACD+OVD生产工艺,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正是拥有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工艺,公司在2015年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同时,公司的研发团队和设备开发团队在一期拉丝塔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期设备自主研发,改进后的设备在一期的拉丝效率提高了15%以上。
此外,青海中利在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协助下,通过其技术团队,将四氯化硅和氢、氧、氮三种气体超高提纯后,通过管道输送至中利的制棒生产车间。这在国内光纤产业中是第一家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上、下游产业对接。
未来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靠的是技术。为此,公司自投产以来,利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充分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不断提高生产率。在专利获得方面,2015年公司获得了光纤冷却装置、光纤预制棒悬挂装置等1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
同时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提高光纤拉丝生产速度、提高光棒沉积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内容虽然听起来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实际它在光纤通信中、在传输信息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前年,中利公司顺利通过了中国电信光纤供应商资格预审和国内通信产品认证的唯一机构泰尔认证中心的光纤产品认证,并已成为中国电信合格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