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一年 四家惠州企业挂牌

2015-01-15 1018 南方日报;编辑:Cindy

  自2014年“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首次扩容至全国,惠州企业“恒裕灯饰”抢得“头啖汤”后,近1年时间来,陆续又有3家惠州企业成功挂牌,最新的1家则是于本月13日登陆的“智冠股份”。

  挂牌“成本高”?加码奖励150万元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首次扩容,广东首批41家企业成功挂牌,其中,来自惠州的广东恒裕灯饰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为了全市首家挂牌的企业。然而,略显遗憾的是,相较于广东省内其他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表现,惠州仲恺高新区却只交出了“20多家高新企业挂牌候选、5家完成股份制改造、1家登陆新三板”的答卷,排名倒数。

  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何在?

  对此,记者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是:新三板扩容之前,挂牌企业平均费用为80万元左右;扩容之后挂牌费用大涨,达到了150万元至200万元。

  相比之下,惠州仲恺高新区对企业挂牌“新三板”奖励50万元(完成挂牌股改奖20万,正式挂牌再奖30万)的举措,只能让利润相对较低、急需融资“解渴”的中小企业望“板”兴叹。

  找到“症结”后,为使优惠政策基本能覆盖企业挂牌费用,实现“零成本”,2014年3月,惠州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惠州市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惠府201425号),加码对在惠注册登记的拟上市企业扶持。其中,值得关注的事,《意见》首次明确了在“新三板”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企业可获得惠州市政府奖励资金150万元,而从“新三板”转板到主板、创业板市场,再给予奖励250万元。

  随着奖金加码,2014年第三季度,惠州联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斯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新三板”挂牌,其中,联讯证券不仅成为省内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券商,还是首家挂牌之时增发融资10亿元的券商。

  喜中伴忧?企业技术落地待“加码”

  有了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成功经验,为搭建券商等中介机构与拟登陆“新三板”企业的沟通平台,惠州市开始积极邀请在该市设置营业部的多家券商共同参与对企业的政策宣讲、知识培训等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多场“新三板”宣讲会、座谈会,以及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基本状况的了解,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入了“上板”的视线。

  今年1月13日,广东智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证券简称“智冠股份”,成为了惠州市第一家获准挂牌于“新三板”的信息技术类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惠州企业,“智冠股份”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生物识别与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其业内领先的静脉识别等技术曾连续亮相三届惠州“云博会”。

  然而,相较于挂牌的喜讯,记者发现,“智冠股份”发布的相关信息中重点提及“公司为天安云谷首批入驻园区的拟上市企业之一,天安云谷将在园区引入公司的静脉识别、智能交互触控等技术,打造智慧园区”。

  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惠州企业为何选择进入深圳的“智慧城市”(天安云谷)试验田?

  这样的矛盾也直接反映在了此前“云博会”期间,“智冠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道出的“苦水”:公司研发的“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惠州应用落地难,相反,却在惠州以外的其他地方“受欢迎”。

  此前,本报在惠州开展民营经济专项调查时也发现,作为科技型企业,虽然有人、有技术、有产品,但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空间,就必须推出新的技术或产品,而众多此类惠州民企在技术落地应用、市场开拓上却存在困难。

  一旦新技术和新产品推不出去,融资难便摆在了企业面前。

  为此,多家企业建言,希望通过与政府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让自己的技术或产品先在惠州落地应用,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此一来,由“政府买单、示范使用”,不仅会帮助企业占据市场,让企业科技创新更有动力,还免费为企业“做了广告”,这么做相比起过去一些企业单纯地向政府要地、要钱、要政策,更有现实意义和共赢发展的价值。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