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砸盘挫伤市场信心 新三板业务涉及三大违规
2017-04-18
989
中国经济网 编辑:Max
4月12日,由于中信建投旗下多个专户产品卖出导致中国平安及兴业银行当日尾盘股价闪崩,此后的4月1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已督促中信建投切实整改。同时,为警示和防范类似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目前已启动了对所涉账户的限制交易程序,限制期限拟为一个月。
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够引起一场风暴,更何况中信建投基金的砸盘行为?4月12日、14日、17日,上证综指分别下跌0.46%、0.91%、0.74%。
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称,相关异常交易行为指令是由专户产品的投资顾问公司下达。北京商报称,通常情况下,投顾只是下达交易指令,真正对指令进行风控审核的是基金管理人,由此来看,此次事件,中信建投基金难辞其咎。
事实上,中信建投宽于待己的作风造成了这次大纰漏。早在今年1月份,中国经济网就曾报道《中信建投半年曝六起违法违规 员工视监管红线不存在?》。半年时间六曝违法违规,但中信建投却依然不改,违法违规雪球越滚越大。
中国经济网记者试图联系中信建投,但截至发稿采访邮件暂未收到回复。
中信建投旗下基金砸盘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14日,上交所的一则公示在基金圈炸开锅。公示显示,中国平安及兴业银行4月12日尾盘股价闪崩,系中信建投证券下属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个专户产品卖出导致。
上交所在公示中称,2017年4月12日,上交所在实时监控中发现,有投资者在“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两只股票上,在短时间内以远低于市场成交价的价格集中大量卖出,对相关股价短期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查,上述交易行为系由中信建投证券下属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个专户产品卖出导致。上述异常交易行为发生后,上交所立即暂停了有关账户的当日交易,并开展相应核查。
4月13日,上交所约谈了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问询了解上述异常交易行为的具体情况。据其反映,相关异常交易行为指令是由专户产品的投资顾问公司下达。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引发上述异常情况。
该起异常交易行为,表面上是由在订单执行过程中系统风控设置存在不足所致,实际反映出中信建投基金在风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上交所在约谈中已督促其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同时,为警示和防范类似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目前已启动了对所涉账户的限制交易程序,限制期限拟为一个月。
上交所特别表示,在日常监管中,高度关注市场交易秩序。其中,既关注不合理的股价拉抬,也关注不正常的股价打压,以促进股票市场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