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来了?新三板拟IPO套利空间或将被压缩
2017-06-02
1067
和讯名家 编辑:Max
牵一发而动全身,端午小长假前,A股市场发布减持新规,这份新规的推出也同样挑动着新三板拟IPO板块的神经。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押宝新三板拟IPO企业的投资逻辑可能因此而改变,一二级市场间的套利空间更会被不断压缩。
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拟IPO企业的定增目前对于内外部对象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多数资金对Pre-IPO项目,特别是有明确IPO预期的标的青睐有加。但伴随减持新规,那些参与Pre-IPO项目投资的资金或将需要延长退出时间,并因此面临市场环境变迁、估值水平起落的考验。
看看业内人士都怎么说?
新三板股东均为特定股东 集邮基本不受影响
本次减持新规所适用对象,由原来的大股东(即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和董监高两类对象变成了三类对象,即增加了一类新对象特定股东。《规定》中明确指出: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
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表示,因为新三板所有的股东包括挂牌新三板时的原始股东、挂牌后定增进来的股东以及挂牌后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的股东,其所持有的股份在新三板企业成功主板上市后都属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所以我们新三板股东均为规定中所指的特定股东。
虽然我们在新三板二级市场进行的集邮也被认定为特定股东,但由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最终持有公司上市后的比例都在1%以内,所以根据减持新规也可以做到一年限售期满后随时减持,基本无影响,只会对持股比例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带来减持时间的一点延长。
“特定股东”持股时间拉长 套利空间被压缩
另有券商分析,目前,Pre-IPO(IPO前投资入股)主要的退出渠道实质上仍在A股的二级市场,减持新规会影响这类资金的整体退出时间和收益率。具体而言,以往,Pre-IPO项目的标的公司上市一年后,PE类股东即可获得解禁并实现退出。而新规实施后,此类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都需要以“90日”为时间单位,受到规模限制(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3%)。投资兑现时间将被拉长,Pre-IPO项目的估值或将因此下行。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那些持股比例在2%以下的股东就基本不会受到新规影响。如有减持动机,公司成功上市一年解禁后(九泰基金所持股份还将被稀释)其大可在三个月(90日)内将所持股份减持干净。
尽管PE机构等在短期内可能会通过代持、降低持股比例等方式规避新规,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空间被压缩的趋势已然显现,叠加IPO公司数量的增长,这一空间将进一步缩窄。
目前新三板市场上多数“拟ipo”标的较为顺利的上市节奏可能在2019年及以后,届时A股整体估值情况及政策环境实难预测。
拟IPO和被并购,多数新三板企业或将偏于后者
周运南还表示,新三板IPO和被并购将更难以取舍。新规前大股东的限售期是3年,新规后由于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都远远高于5%,根据新减持规定,将会被动延长。这样的话如果新三板大股东们要想顺利套现,就得对自己的业绩有十年左右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了。
如果选择被主板公司并购,新三板大股东可能只是主板的小股东,同时也只需要3年的业绩对赌,套现预期就更近了,而且可以在并购方案中要求更高的现金支付比例,有时甚至可以做到全现金收购。
所以在主板减持新规面前,一些处于IPO和被并购十字路口前的新三板企业可能会更多地选择被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