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难破知识产权困局
2018-03-15
804
来自网络,MYJ
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提出了“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之后省、市、区等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这一强国战略的实施,但对于知识产权的创新主体——企业来说,要转变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似乎并不容易。
在各行业中,ICT产业算是知识密集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而其中的专利纷争也最频繁。
今年初,酷派发布公告起诉小米侵犯其3项专利,要求被告立即停止生产、许诺销售或销售涉嫌侵害原告发明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因专利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随后小米回应称收到诉讼函后会积极应对,有能力应对专利战。
酷派集团副总裁刘铭卓透露,早在2014年,酷派就先后两次向小米公司发送警告函,试图就涉嫌专利侵权与小米进行磋商,但小米均采取了忽视态度。
无独有偶,就在近日,又有报道称,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科技因侵犯知名家电企业美的专利权,在AWE 2018家电消费博览会场被执法人员下架拆机,拍照取证。针对此次事件,云米和美的各执一词,事情的结果尚待揭晓。
2017年,小米凭借在印度的市场表现带动了整体销量的反弹,并有充分证据表明小米在2018年将采取更大规模的出海行动,但专利问题却始终是小米无法绕过的一堵高墙。2015年,小米因涉嫌专利侵权在美国遭诉;2014年,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遭遇爱立信诉讼。
对于国产厂商出海,刘铭卓呼吁中国厂商应该在专利积累、人才储备、企业多重抗风险能力方面有所准备。而在出海过程中,面对巨头的围追堵截,专利储备的薄弱恰恰是小米最应谨慎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