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家之事”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宣判建院以来侵权赔偿金最高案例
2018-07-30
884
知识产权报 编辑:Max
今年4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关于“雪花秀”的商标侵权纠纷上诉案。庭审结束后,法官“以案释法”,围绕当天审理的案件,向听审的企业代表讲解了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和商标侵权风险的预防。
“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家之事。”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芮文彪说,“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保护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建立的行刑衔接机制,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便利,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今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文化执法总队等行政执法机关和上海法院交流频繁。据悉,双方正着手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机制,探索研究知识产权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问题。
事实上,和打官司相比,手续简、时间短、效率高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往往更受专利权人的青睐。2017年,上海市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在全市16个区部署开展“雷霆”专项行动,快速打击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共立案审理各类专利案件314件,同比增长22%。同时,开展“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活动,增强商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意识,2018年承诺活动队伍由2017年的283家扩大到294家4000多家门店,营造全市诚信经营、放心购物的良好市场环境。
专利申请可走快速通道
“没想到只用了3个月就通过发明专利审批,获得了授权,这个速度让我们非常惊讶,也非常惊喜。”日前,至本医疗首席执行官王凯博士特意向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原来,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至本医疗并没有已授权的专利。为加快其专利获权速度,至本医疗于2018年3月向保护中心提交了一项“肿瘤测序技术”发明专利快速审查预审申请,经预审合格后,该申请于3月29日顺利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仅用时3个月就获得了授权,为该公司产品上市打通了关键通道。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在后端,前端同样重要。一项新发明、新技术能不能及时获得专利授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何瑛介绍,今年2月,浦东保护中心正式运行以来,便面向浦东新区的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型企业,积极探索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
“经过和浦东保护中心沟通,我们有3项技术获得了快速授权,为我们公司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抢占了先机。”在中国商用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文恭看来,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的快速审查服务,为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有效保护,有力地促进我国民用飞机技术的创新发展。
目前,通过浦东保护中心,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可以从3年缩短到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周期从8个月缩短到1个月、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1周。“我们对申请走快速审查通道的专利要求很高。”何瑛介绍,申请的专利不仅要通过预审团队的审查,在整个授权过程中,只要有一个地方不符合要求,申请的专利就将转回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