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厦门经济解读:高新技术独占鳌头 第三产业加速成长

2019-04-26 736 来自 网络 编辑:Rita

  24日,2019年厦门经济“一季报”出炉。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4.67亿元,增长8.0%,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今日,厦门市统计局通过本报进一步公布更详尽的工业、服务业、消费品市场、固定资产投资等其他数据。从结果来看,一季度厦门工业增长、行业发展、居民消费等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市统计局局长孔曙光为大家揭开一季度厦门经济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调结构

 

  经济转型红利显现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今年我市各级各部门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红利逐步显现。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厦门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0.4:39.4:60.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新动能加速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实体经济领域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科技元素的不断涌现,进一步夯实了实体经济基础。数据显示,一季度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81.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取得良好开局。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8.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9.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1%,增长9.4%,比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48.29亿元、28.23亿元、21.35亿元,增长15.7%5.0%5.9%。三大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97.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73.4%,拉动全市工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长9.9个百分点。

 

  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壮大,与传统制造业形成合力,助推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一季度厦门“互联网+零售”快速增长,网上零售额77.21亿元,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9.1%,增长33.0%,比全市限上零售平均增速高26.2个百分点,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助推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厦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领头羊”。一季度,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55.6%,比第二产业高11.4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是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行业,实现增加值138.65亿元,增长13.9%。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稳定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88.65亿元,增长10.0%,比第三产业增速高2个百分点。

 

  稳增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8.7%

 

  收入、物价、消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三个民生问题。一季度厦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群众消费也出现了新风向。一季度厦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74万元,增长9.1%。与此同时,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中,除了衣着类、医疗保健类、食品烟酒外,其余各类的涨幅均低于1.1%

 

  整体来看,厦门居民的消费体量正在稳步扩大。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增速比1-2月高0.4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升级,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首先是智能设备消费的高速增长,一季度我市限上智能手机消费实现零售额16.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1个百分点;限上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消费实现零售额6.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9.4个百分点;限上智能家电消费实现零售额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0.2个百分点;限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消费实现零售额223万元,增长6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2个百分点。其次是新能源汽车迈上亿元新台阶。受益于政策利好和市场驱动,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1.18亿元,强劲增长10.5倍,同期全省仅增长2.2倍。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