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启垃圾分类新时代

2020-05-15 853 gjys005

          5月1日是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意味着古老京城开启了垃圾分类新时代。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北京市安排了2万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在社区垃圾分类驿站和固定桶站值守监督,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北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对于绝大多数居民,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都有一定认知,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何把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处理好,成为正确垃圾分类的关键一环。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为此制作的“垃圾分类指南”显示,厨余垃圾主要包括菜帮菜叶、剩菜剩饭、鱼骨鱼刺、残枝落叶等,其他垃圾包括食品袋、大棒骨、创可贴、污损塑料袋、烟蒂等。

  面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北京不少社区开启了“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新模式,就是每天有两辆分别装载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收集车,定时定点停靠在社区内等待居民投放垃圾。

目前,居民产生的每一类生活垃圾,都要求由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收运。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如果出现混装混运、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等行为,将由城管部门责令清除,处以人民币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吊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作为厨余垃圾生产“大户”,北京的餐饮企业如何做到垃圾分类?按照新规,达到一定规模并具备就地处理条件的餐饮单位,应建设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将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将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奠定坚实基础。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