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巡礼丨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废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

2021-06-29 833 g j y s004

欢迎关注生态徐州

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废减量

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徐州以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有序推进采矿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绿色制造经济,建设绿色制造基地,打造绿色制造行业,构建绿色制造产业链,培育绿色制造企业,形成工业绿色循环共生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固废产生,同时优化已有固废综合利用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废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

图1 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废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示意图

2020年徐州市一般工业固废的产量为1229.5万吨,主要类别为粉煤灰、钢渣、炉渣、煤矸石和脱硫石膏,产生量分别为335.4万吨、157.5万吨、208.9万吨、207.1万吨和108.2万吨。与往年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出了大幅消减趋势。徐州市一般工业固废近年产生情况以及分类情况见下图。

图2 徐州市一般工业固废近年产生情况

图3 徐州市2020年大宗工业固废分类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率先开展地方立法,加强工业固废管理

徐州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工业固废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废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出台《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创新工业固废的治理模式,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协调机制,并在淮海经济区建立协同治理的模式,解决工业固废管理跨部门和跨区域的问题。在治理方式上也将大力推进智慧监管,条例明确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物联网的信息技术做优智慧监管,使面广量大的工业固废得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图4 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

(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实现固废源头减量

依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和国家颁布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徐州开启了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的进程。通过推进煤炭开采企业绿色转型,整合升级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传统行业,招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固废产生量大幅削减。

1.推进煤炭开采企业转型,实现由“黑”变“绿”的生态逆转

积极深入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推动矿产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顺应区域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关闭矿井,“十三五”期间,徐州市共关闭矿井15对,化解产能1287万吨。据压减产能测算可减少产生煤矸石、尾矿等工业固废约130万吨。依托以徐矿集团为代表的煤矿企业,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园、大数据中心以及现代物流等绿色产业;顺应国家煤炭布局由东向西转战略,利用关闭矿井人才、技术和管理品牌,到西部富煤省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以煤矿技术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徐州这座曾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城市,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城市涅槃变革,迎来由“黑”变“绿”的生态逆转。

2.整合优化传统产业,推进传统行业“绿色重生”

制定出台《徐州市钢铁、焦化、水泥、热电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以降低排放、减少能源消耗,提升产业层次为方向,2018年5月至2020年底徐州市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行业实现集中式布局、减量化发展和绿色化改造,115家企业整合为36家。根据压减产能测算可减少产生钢渣、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废约440万吨。

表1四大行业整合企业数和产能压减情况对比

图5 钢铁企业拆除炼铁高炉现场

同时依靠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质态加速迈向中高端,实现钢铁行业装备水平全部达标;焦化行业全部实现余热回收利用,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程度达到国内顶级水平;水泥行业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生产预制件、装配式建筑及桥梁构件等绿色高端建材;热电行业改由大机组实现集中供热,降低煤耗,提升能源源头利用效率。目前这些行业基本形成产业规模适度、能耗水平较低、空间布局合理、环保措施完善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重生”。

3.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推动“新芽”成“大树”

通过主动转变招商思路,严把准入关,杜绝招引产废大、能耗高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加快培育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其加速向主导和优势产业跃升,2020年全市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1.4%,较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未来将培育一批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产业,加快抢滩布局安全产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5G产业、量子通信、VR/AR产业等绿色未来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绿色制造新兴产业“新芽”成长为“大树”。

图6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构筑绿色循环链条,推进固废高值利用

1.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制定出台《徐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以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为根本,大力推进徐州市13个工业园区的绿色循环化改造工作,实现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可靠稳固,主要资源产出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2.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

围绕制造业持续转型,推进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产业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徐州实际、体现跨越赶超的发展道路。打造了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绿色工程机械制造的产业链、以维维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行业产业链、以恩华、万邦药业为代表的绿色制药产业链、以天虹纺织为代表的绿色轻纺产业链等。依托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了以新盛公司为主体的一般工业固废及有机固废协同共生处理的产业链;以“固废的循环利用和高价值利用”,构建了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设备回收-再制造-生产营销”的再制造产业链、江昕轮胎的废旧轮胎完全还原再利用产业链、新春兴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绿色循环”产业链等。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