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百万亿级投资机遇,低碳先锋朗诗地产抢先布局
2021-07-05
941
gjys004
日前,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明确指出,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将被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并对社会较为关注的碳排放权交易等进行了规定。虽然原定于6月底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迟开市,但随着相关配套的不断完善,碳交易必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为重要的市场化制度之一,也意味着节能减排将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绿色低碳企业将开启新一轮快速成长期。
━━━━
碳交易下的巨量市场机遇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政府首先确定碳排放总量,再将碳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如果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超过发放配额,则需要以市场价格购买,否则将收到高额罚款单。对于钢铁、火电等传统高碳企业来说,购买碳排放配额无疑会增加成本,而绿色低碳企业出售碳排放配额将直接获得经济收益,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巨头
我国的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一,自去年确定了“3060双碳目标”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也随之加速。目前,仅发电行业覆盖的碳排放量就超过40亿吨,将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已明确将逐步纳入另7个高耗能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民航。
多家券商预计,中国碳交易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在碳市场的引导下,最终将撬动至少百万亿级的碳中和投资机遇。
━━━━
房地产和
当外界普遍把减碳目光放在钢铁、水泥、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其中,建材生产的碳排放比重为28.3%,建筑运行的碳排放比重为21.9%。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不少存量建筑高耗能、高排放而且分布广,减碳难度非常大。
由于建筑领域的碳计算比较复杂,建筑种类多,建筑性能差异特别大,因此,目前建筑领域的碳排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学。而只有统一碳计算方法论后,才能有后续的碳交易和碳资产。
在今年的绿建大会期间,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专业学组正式成立,
━━━━
朗诗独特的先发优势
目前,朗诗正与专业机构共同核算朗诗近二十年来的节能减碳量。朗诗控股集团旗下
朗诗产品拥有不俗的碳减排能力,得益于朗诗独有的节能减碳技术及低碳产品。
据了解,朗诗自2004确立“聚焦绿色科技地产”的绿色差异化战略,率先引入欧洲先进
截至目前,朗诗拥有60多项发明专利,300余项相关专利,绿建
为了切实保障其健康舒适、绿色环保的产品特质,
除此之外,
朗诗正是充分利用其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创新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碳减排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