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步伐 绿色建筑保持迅猛发展态势

2021-07-09 956 zdy;来源:网络

为推动房地产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议在大力推广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必要探索和创新,相关建议如下:一是从供应链上游向中下游延伸。多数房地产企业开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呈现出“重上游而轻中下游”的特点,主要关注钢铁、水泥、铝合金、玻璃生产等上游环节,而对房屋建造、运维等中下游环节的关注不够,对于供应链绿色转型的带动性不强。建议影响力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在打造绿色供应链时应双向发力,在管好上游企业的同时,也要将绿色要求向中下游环节延伸,带动尽可能多的链上企业绿色转型。

随着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国家对绿色建筑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中国绿色建筑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经济、舒适等综合因素,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设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色建筑的发展。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它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将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让居住生活更加舒适、健康、节能、环保,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但是,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却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贪大求洋,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又违背绿色建筑追求高效、适用的原则;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发展落后,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也不高;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备大部分存在能耗高的缺陷,区域适宜性差。此外,现行的体制环境对绿色建筑设计重视不够,相应的绿色建筑节能生态设计体系尚未成熟,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和技术人才,设计能力较为落后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截至2016年,全国已评出7235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8.2亿平方米。预计2022年全国评出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将达到82411项,总建筑面积达到93.40亿平方米。随着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国家对绿色建筑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中国绿色建筑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

对绿色建筑的奖励标准主要包括:对列入国家、北京市节能低碳、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的项目,分别给予国家级示范项目50万元、市级示范项目3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度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标识三星、二星认证运行标识的建筑,在享受国家、市级奖励的同时,分别给予每建筑平方米20元、10元的区级配套奖励,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标识三星、二星认证设计标识的建筑,分别一次性给予80万元、4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度通过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认证的建筑,按铂金奖和金奖分别给予每建筑平方米20元、10元的奖励;行政区域内单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公共建筑,改造后普通公共建筑节能率不低于15%、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率不低于20%的项目,按3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奖励。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