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发展,需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2022-05-20
726
gjys004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企业瞄准了国际市场,陆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不可避免的也遇到很多的知识产权摩擦纠纷。为了能更好地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性,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事先进行布局,不断提升专利质量,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避免陷于纠纷。
“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之前,要是没有知识产权意识,事先进行布局,就难以在海外走得稳、行得远。”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提醒说,企业要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事先做好功课,避免专利侵权行为的出现。
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我国企业已经在不断提升专利意识。知识产权共涉及到商标、专利、版权、地理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层面。应对知识产权要进行全方位认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再到售后服务,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知识产权问题的保护,全方面布局才可以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内企业应高度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给予的跨境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争议处理机制。例如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体系能为专利申请人给予一种更为经济的、程序更为简化的国际注册体系。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下称马德里体系)则给予了全球商标注册和管理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还配有专门的仲裁调解和服务机制,可以为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处理争议、规避风险给予帮助。
在国际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成果是否获得有效保护主要由专利质量来决定,也决定了未来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有相应数量知识产权储备仅仅我国企业迈出国门的第1步,要想走得好还需要确保知识产权的质量。
专利质量需高的同时,还需要格外重视翻译细节。由于专利词汇具备较强的专业性,翻译过程中任何的一个词汇出现语义偏差,都是会对最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造成相应的影响,甚至于让一整个专利变得毫无价值。
近些年,我国企业在境外遭遇商标被抢注、掉入竞争者专利陷阱的状况屡有出现,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问题非常突出。很多我国企业都因海外维权成本高,没有能力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常吃“哑巴亏”。企业在海外一旦遭遇知识产权侵权争议,应加强沟通、共享资源,“抱团取暖”,要充分运用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力量,要一同应对,适时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和驻外机构在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调查、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对外交流交涉、开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