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注意事项
入境须知
入境审查时,需提示护照及入境卡,国内航班一般都会提供中文版入境卡,但填写内容均要求用英文书写。里面包括了一些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护照号码,航班号码,澳洲的住址和一些简单的问题。凡在到达前六天内路经或来自黄热病感染区的入境者, 将被要求接受防疫注射。
海关入境审查通过后,可携带行李到海关接受检查。根据澳大利亚海关规定:
(1)年满18岁的旅游者行李中物件总值在400澳元以内的,可获免税,18岁以下的则为200澳元;
(2)年满18岁者可每人携带250支香烟或250克烟草制品及1公升有酒精成分的饮品;
(3)携带一切麻醉性及受管制的物品则受严厉监查。携带货币并无限制,但如携入或携出的货币价值达5000澳元,须向海关申报。(货币指的是合法的纸币和硬币,不包括旅行支票及其他货币工具)
检疫
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输入,澳大利亚有严格的控制,如随身或行李中携有任何动植物及其产品,则必须在抵达时向海关申报。检疫人员会在澳大利亚国内各国际机场,抽样检查旅客的行李,如有未申报的检疫物品,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出境须知
分为出境审查和安全检查。出境审查时需出示护照和出境卡。
交通出行
澳大利亚国际海、空运输业发达。悉尼是南太平洋主要交通运输枢纽。交通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路行业进行了公司化和私有化改革。全国铁路总长约4.4万公里。年远途铁路乘客约1500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约6.03亿人次。年铁路运送货物6.65亿吨。
公路:全国公路总长80多万公里。注册机动车辆1670万辆,其中客车1271万辆,轻型货车261万辆,公共汽车9万辆。
水运:港口97个,墨尔本为全国第一大港。拥有国际海运船只约80艘,国际水运货运量8.99亿吨,有30541艘/次海运船只抵港。
空运:注册飞机15060架,各类机场和跑道约2000个,常旅客机场约250个,其中12个国际机场。2012年,国际飞行15.78万架次,客运2962万人次,同比增长5%,货运量87万吨,同比增长3.8%;国内飞行63.12万架次,客运5655万人次,同比增长4.1%。澳航空业务主要由“快达”、“维珍澳洲”和“捷星”航空公司主导。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机场为: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黄金海岸、凯恩斯、堪培拉、霍巴特和达尔文。
社会治安
整体上,澳政局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但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安全事故,同样也可能在澳大利亚发生。请注意,澳法律体系与中国不同。中国公民在澳应遵守澳法律、法规,同时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澳犯罪案件主要类型有:涉药品、酒精类犯罪、家暴、谋杀、抢劫、性侵犯、非法持有武器、车辆偷盗、身份盗用、网络诈骗、商业欺诈等。罪案有可能是有组织性犯罪,罪犯可能使用武器,也可能与毒品贩卖、帮派斗殴、过度吸毒或饮酒有关。
澳大利亚治安防范
外出安全
不要单独与陌生人约会,不要向陌生人透露您的个人信息。女性尤要注意。
尽量减少夜出,确有需要则尽量选择在灯光明亮的地方行走或逗留,并留意周边安全。不建议女性在晚上单独外出。
不要搭乘陌生人车辆,也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辆。不要在黑暗处招呼出租车。
锁好车门,不要在车内放置贵重物品。
尽量不要前往偏远或人烟稀少的地方。
尽量在白天且在人多的地方使用自动取款机。勿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不要露富。留意您的行李包裹。
勿携带儿童色情制品、恐怖有关物品,以及任何鼓励吸毒、犯罪或暴力的材料。
避免与他人争吵,也不要围观他人争吵。
在机场、监狱、军事设施及其他有“禁止拍照”标识的地方,请勿照相。
随身携带身份证件或复印件。如警察检查您的护照等证件,应先请对方出示证件,并记下他的警牌号和警车号。
居家安全
选择在安全环境良好的社区居住,并在居住地安装防盗、录像、报警设施。
勿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
在家时及出门前要确认并保持门窗关闭。
夜间回家应尽量乘坐电梯而不走楼梯。
提前准备好钥匙,不要到家门口才找钥匙。
开门时留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附近。发现可疑情况时,不要进屋,及时报警。
不要轻易为陌生人开门,更不要轻易将陌生人带回家。
法律援助
澳各州均有受害者救助机制,为犯罪受害者提供必要帮助。了解到当地救助机构的信息,请点击这里。当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向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如果需要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律师,须提交正式申请。申请表可以从法律援助机构获得。
法律援助机构将根据您的具体案情、经济情况、胜诉可能性以及其他因素,决定是否为您提供律师。如果法律援助机构批准并为您指派律师代理诉讼,通常情况下,仍需收取一些费用,具体金额视案情和诉讼结果而定。
各州和领地设有法律援助委员会(Legal Aid Commissions)。该机构为刑事、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一些法律帮助,如电话咨询、宣传册等免收费用。如需律师到场等服务,需要满足有关机构公布的相关条件。
如果您不会讲英语又希望打电话进行法律咨询,可以先拨打翻译热线(131 450),请会讲普通话或者广东话的翻译员帮您拨打并通过三方通话为您现场翻译。与法律援助机构律师当面咨询如需中文翻译,应在预约时提出要求。
如在澳遇民事、刑事等复杂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律师进行咨询,或聘请专业律师代为起诉或应诉。
特别提示
中国公民近年曾遇到以下几类治安案件,需多加留意:
小偷小摸。游客在公众聚集的旅游地区容易成为小偷小摸的目标。
人身攻击。曾发生过女学生在与陌生人见面时遭受攻击致重伤的案件。
入室抢劫。曾有中国公民遭遇过入室抢劫案件。
搭车遇害。曾发生过女留学生夜晚搭乘陌生人车辆进城,在途中被侵害、杀害的案件。
澳虽未发生大规模恐怖活动,但有恐怖袭击预警体系。澳司法部网站发布恐怖威胁等级信息。您也可以致电国家安全热线(1800 123 400)了解情况。请注意根据预报保持警惕并适当采取预防性措施。
礼仪文化与禁忌
交际礼仪
澳大利亚人很考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
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络并按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能够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和顺。
服饰礼仪
他们十分重视公共场所的仪表,男人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交际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爱穿牛仔裤,他们以为穿牛仔裤便利自如。
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条围巾,有些当地的土著人考究些,披在身上。他们的装饰品丰富多彩。
见面礼仪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但部分比较亲密的女人见面,彼此之间不握手而是亲吻对方的脸。
由于澳洲人的姓名基本名在前,姓在后。因此在澳洲,称呼别人时要先说姓氏,再接上小姐,先生或太太等。熟人之间则能够互称小名。
餐饮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富和量大而著称,特别是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他们爱喝牛奶,喜食牛肉,猪肉等。他们喜欢喝啤酒,对咖啡很感兴趣。
澳大利亚不流行小费,但服务人员如果为你提供给了额定的服务,可给适当的小费,数目不宜多。
喜丧礼仪
在澳大利亚,男女结婚前一般要先订亲,由女方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婚礼后通常要举办宴会。
澳大利亚人的葬礼,先在教堂内举办,由牧师掌管追思礼,他们还保存着寡妇缄默沉静的古俗。
商务礼仪
到澳大利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相等的社会,不喜爱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
他们公司十分清楚,商务谈判多是在办公室或许咖啡馆完结,不会在餐桌上进行,澳洲人口中的“吃饭”便是单纯地吃一顿饭,这和在中国商人之间流行的餐桌文明不同。所以不要以为一同进过餐厅,生意就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