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研发(R&D)?|科普
2025-04-22
38
科技创新 情报先行
第2讲:研发活动与产业活动的关系 注:“反馈”研发是指一项新产品或者新工艺转到生产部门后,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一些可能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发活动。 第3讲: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填报 (107-1表) 一 .项目名称 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归集的项目具体名称对应。 注意事项:若项目名称出现“生产”“年产”“产业化”“技改”“技术改造”“改造”“改良”“示范”“购买”“资产”等字样,系统一般会认为是非研发项目。 正确示范:论文/专著/原理/技术/工艺/+的研发、研究。 二 项目完成日期 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项目完成日期为6位编码,如2023年9月完成并通过鉴定,则填写202309。 注意事项: (1)如项目当年底仍未完成,填写预期完成时间。 (2)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 (3)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三 项目开展形式 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开展形式,并按《研究开发项目开展形式分类目录》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写。 四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根据重要程度,选择项目当年最主要的成果形式,并按《研究开发项目成果形式分类目录》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写。 五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技术经济目标,并按《研究开发项目技术经济目标分类目录》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写。 六 项目经费支出 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项目有关费用对应。 第4讲: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填报 (107-2表) 一 研究开发人员合计 指报告期内企业参加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合计。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人员人工费子科目里涉及的全部人员对应。 注意事项: (1)该指标是指所有参加过研发项目、发放过工资的研发人员,包括中途离职人员。 (2)研究开发人员1人参与多个研究开发项目的,合计数按照1人填报。 二 研究开发费用合计 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其他费用。 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研究开发费用对应。与项目表中项目经费支出中的对应关系一致。 注意事项: (1)研究开发费用要填写当年实际发生数。 (2)研究开发费用合计≥机构研究开发费用 三 期末机构数 报告期末企业在境内自办的研究开发机构数量。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单独核算)的专门研究开发活动机构,如企业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等。 四 机构研究开发费用 报告期内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中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 五 当年专利申请数 企业须是第一申请人。当年申报数(被受理,且缴足申请费),非累计数。 第5讲:企业研发统计报表企业研发人员归集核算 一 项目研究开发人员 1.项目研究开发人员 指报告期内编入研究开发项目并实际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 (1)若研究开发人员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研究开发项目,可重复计算人数。 (2)按照实际参与该项目的研发人员填写。需满足从事研发活动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含)以上。 2.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 指报告期内研究开发项目中研究开发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总和,按月计算。 (1)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一个人在1年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2)项目实际人员实际工作时间≤107-2表研究开发人员合计*12个月。 注意:以上不包括委外项目人员数据。 二 研究开发人员 指报告期内企业参加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合计。 1.指所有参加过研发项目、发放过工资的研发人员,包括中途离职人员。 2.该指标包含项目人员、管理和服务人员。 3.研究开发人员1人参与多个研究开发项目的,合计数按照1人填报。 4.一般情况下,研究开发人员不能大于从业人员。 第6讲:企业研发统计报表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核算 一 研究开发费用情况 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 1.人员人工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8.其他费用; 9.当年形成的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 10.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活动资金; 11.使用来自其他企业等单位的研发活动资金。 二 研究开发资产情况 指报告期内企业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原价。 1.只统计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用于生产的不算。对于研究开发与生产共用的固定资产应按比例进行分摊。 2.仅填报当年形成的,不包含以往年份形成的研发资产,以当年入账的为准。 3.如果企业当年购买的固定资产,第二年计划用于开展研发项目,这部分资产不予填报。 三 R&D经费内部支出核算 1.计算公式:R&D经费内部支出=R&D日常性支出+R&D资产性支出 2.具体核算:根据107-1表中系统认可的R&D项目其经费支出占全部填报项目经费支出的比重,对107-2表填报的研发费用和研发资产进行折算后加总。 第7讲:企业研发统计报表填报常见问题 一 R&D活动满足什么条件 新颖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系统性、可转移性。若仅是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则不算研发。 二 还没有做汇缴,如何填写加计扣除减免税 按报告期1-3季度的实际所得税减免额+第4季度的预估数(首选)、报告期上一年的实际所得税减免额(次选)、报告期当年的所得税减免额预估数(末选)的顺序填报 三 企业当年没有享受研发加计扣除减免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指标是否填“0” 不是,对尚未得到当年减免税额的企业,按上年实际减免税额填报。 四 某公司今年60亿元用于公司自身开展R&D活动,20亿元委托某高校开展基础研究。该公司当年R&D经费内部支出是多少钱 60亿元。 五 研发中心与企业不是都在济南,是否要填报 根据企业实际的研发经费支出进行填报(如研发中心为独立法人,则济南公司填报的研发项目为委托开展;如研发中心为非独立法人,则济南公司填报的研发项目为自主完成)。若有合作项目的以合作形式进行填报,填报的项目经费支出为本企业实际支出的(不含合作方的支出)。 六 报表是否要求与最后一次审计一样 不一定,根据有关研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辅助账填报报表相关指标。 七 没有相关凭证的研发项目企业是否申报 不填报。 八 何为全职人员 指报告期内企业研发人员中实际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及以上的人员。 九 设备使用存在生产活动和研发活动交叉,如何分摊 按照实际工时比例进行分摊。 第8讲:企业研发活动统计调查 一 文件依据 国家统计局《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制定。 二 填报内容 主要包括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 三 报送日期 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2025年1月20日-2025年3月10日网上填报。 四 填报方式 直报企业需通过互联网登陆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https://tjy.stats.gov.cn)。 五 填报依据 1.研究开发项目指标 (1)企业规范的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 (2)企业有关研发支出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申请研发加计扣除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 2.研究开发费用指标 (1)会计科目(科目余额表或科目明细账)。 (2)利润表。 (3)向税务部门申请研发加计扣除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