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紧固件,也能叩开高企大门?一文读懂申报密码

2025-04-23 48

在机械、建筑、汽车等行业的庞大体系中,紧固件如同默默坚守的 “小卫士”,虽不起眼却至关重要。不少紧固件企业心中都有个疑问:我们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也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从高企领域适配和真实案例出发,带你揭开紧固件企业申报高企的神秘面纱。

一、紧固件企业适配的高企领域

(一)新材料技术领域

紧固件的性能提升离不开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在高企认定的新材料技术领域中,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方向与紧固件企业紧密相关。例如,研发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合金材料用于制造紧固件。通过添加特殊合金元素,如钼、钒、钛等,提升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使紧固件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像在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紧固件的耐腐蚀性和强度要求极高,采用新型合金材料制造的紧固件就能满足这些特殊需求,这类技术创新完全符合高企申报中对新材料技术的要求。

(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

  1.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紧固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研发与升级,属于这一领域范畴。企业自主研发高精度的冷镦机、热镦机等生产设备,提高紧固件的成型精度和生产效率。比如,新型冷镦机通过优化模具设计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复杂形状紧固件的一次成型,减少加工工序,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1. 数控加工技术: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对紧固件进行精密加工,实现产品的高精度和高一致性。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特殊形状的紧固件,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对紧固件的严苛要求。这种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体现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特征,有助于企业申报高企。

(三)高技术服务领域

部分紧固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服务延伸,涉足高技术服务领域。例如,为客户提供紧固件选型、设计优化等技术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根据客户的使用场景和性能要求,为其推荐最合适的紧固件产品,并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同时,开展紧固件检测服务,建立专业的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紧固件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检测,为客户提供权威的检测报告,这些服务都属于高技术服务领域的范畴。

二、成功案例深度剖析

案例一:A 公司 —— 靠新材料技术突围

企业背景:A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紧固件研发生产的中型企业,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早期,企业产品以普通碳钢紧固件为主,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创新之路:为突破发展瓶颈,A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开展新型合金材料在紧固件领域的应用研究。经过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高强度、耐疲劳的汽车专用紧固件材料。该材料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使紧固件的抗拉强度提高了 30%,疲劳寿命延长了 50%,有效解决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紧固件因振动和应力导致的松动、断裂问题。

高企申报成果:A 公司凭借这项新材料技术创新,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其研发的新材料技术符合高企领域中新材料技术的要求,顺利通过认定。获得高企资质后,A 公司不仅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还吸引了更多汽车主机厂的合作订单,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企业成功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

案例二:B 公司 —— 以智能制造升级取胜

企业背景:B 公司是一家老牌紧固件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较为陈旧,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难以满足高端客户需求。

转型举措:B 公司决定走智能制造升级之路,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引进了先进的数控冷镦机、自动化热处理生产线和智能检测设备,并自主开发了生产管理系统。数控冷镦机采用先进的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产品尺寸的高精度控制;自动化热处理生产线通过智能化控制,确保紧固件的热处理质量稳定;智能检测设备利用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对紧固件的外观、尺寸、性能等进行实时检测,检测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生产管理系统则实现了生产计划、设备监控、质量追溯等功能的集成,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信息化。

高企认定收获:B 公司的智能制造升级成果显著,生产效率提高了 4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 60%。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其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得到了认可,成功获得高企资质。这一资质为企业带来了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企业利用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在高端紧固件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紧固件企业申报高企的关键要点

  1. 精准定位领域:深入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点,对照高企认定领域,准确选择适配的领域方向,突出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特色。

  1. 重视知识产权: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这是申报高企的核心竞争力。

  1. 规范研发管理: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规范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等流程,做好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确保研发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 注重成果转化:将研发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现企业的创新价值和经济效益。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