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产边缘到全球领先:明月海藻的专利逆袭路

2025-09-05 37

1

发明专利


在商业浪潮中,企业兴衰更替,有的深陷困境,有的却能逆风翻盘。奥秘何在?答案常蕴藏于科技创新与发明专利之中。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蜕变之旅,看发明专利如何助力企业从低谷迈向巅峰。

#1

曾经困境:老牌企业风雨飘摇

上世纪末,明月海藻的前身黄海海藻工业公司,作为我国最早的海藻加工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碘、甘露醇、褐藻胶等传统提取物。但因扩张过度、经营不善,加之外部冲击,公司陷入危机:产品积压如山,客户投诉不断,车间被迫停产,连年亏损让企业举步维艰。1998 年,36 岁的张国防临危受命,接手这个烂摊子,决心围绕海藻资源重振主业。


#2

初次尝试:工艺革新初尝胜果

张国防从“老三样”中的甘露醇入手。当时,甘露醇蒸发结晶工艺原始,能源消耗极大,1 吨海藻仅能提炼 80 公斤甘露醇,生产 1 吨甘露醇竟要耗费 100 吨煤炭。

一次偶然,张国防听闻反渗透膜工艺可降低 70% 煤炭消耗,他当机立断,引入该技术,大幅提升制备效率。但他并未满足,研发人员又探索出葡萄糖转化合成甘露醇的新技术,虽风险重重,一旦成功却能降本提纯。张国防果断一搏,最终取得成功。

如今,明月海藻的甘露醇年产能扩大 18 倍,达 1 万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25%,低能耗、低排放、高产能优势尽显。


#3

关键突破:打破垄断自主研发

在明月海藻集团的海藻科技馆内,有一小瓶超纯海藻酸钠,这看似普通的白色粉末,每克售价超 1000 元,医疗价值巨大,可用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但在 2020 年前,这项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购买受限。张国防力排众议,将资金投向研发。

2016 年,明月海藻引进张德蒙团队攻坚。海藻酸钠杂质多、黏度高,提取难度堪比 “过滤蜂蜜里的灰尘”,且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历经 1000 多个日夜,团队反复试验,溶液和活性炭四处喷溅,他们自嘲像 “大熊猫”。过滤工序漫长,成员需 24 小时值守。终于,2019 年实验室公斤级制备成功,次年,年产 200 公斤的生产线建成,明月海藻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4

持续创新:拓展领域多元发展

明月海藻不满足于单一突破,持续拓展产业版图。为生产海藻酸丙二醇酯,公司收购工厂,虽历经失败,甚至遭遇粉碎机起火,但总结教训后,2016 年,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投产,产品迅速打开市场。

多年来,明月海藻从基础原料产业向海洋功能食品、生物医用材料、化妆品等终端领域布局。从每吨 8000 元的海带,到价值 240 万元的海藻酸盐伤口敷料,再到每克超 1000 元的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海藻生物制品价值一路飙升!


#5

走向世界:品质过硬征服全球

上世纪 90 年代,明月海藻带着工业级海藻酸盐进军海外市场,后向精细化高端产品转型。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受阻,欧洲同行技术领先。明月海藻团队调研发现,欧洲产品价高、服务效率低、研发反应慢。于是,他们以物美价廉、有求必应为卖点。为满足意大利代理商对产品口感的要求,团队列出影响因素,查阅资料、反复实验,最终达到客户标准。

如今,明月海藻已与这家意大利公司合作 8 年多,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关键要素


从濒临破产到手握 230 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明月海藻的逆袭令人赞叹。

对发明专利的执着,为其带来技术领先,助其树立品牌,赢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发明专利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破局利刃、转型关键、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明月海藻的成功启示我们,无论企业处境如何,勇于创新、投入研发,就可能创造商业奇迹。若您的企业渴望突破,不妨从重视发明专利开始,联系关键要素,布局专属于您的发明专利版图!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