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厂商分享节能减排巨额投资“盛宴”

2012-09-13 809 中国网 编辑:ms wang

“国家斥巨资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升级环保设备,减少污染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环保设备市场和环保技术服务市场都有相当大的发展机会。”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接受 《中国电力报》采访时表示,《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的出台对节能环保企业是一大利好,未来几年节能环保设备厂商将分享节能减排投资“盛宴”。

  2.366万亿“大蛋糕”待切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为此所需的投资金额将高达2.366万亿元。其中,节能重点工程总投资约9820亿元,污染减排重点工程约8160亿元,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约5680亿元。

  有分析师认为,随着《规划》目标的逐步下放和政策落实,工业节能相关行业有望迎来拐点。此次《规划》强制性明显提高,将有助于政策落实并提高执行力,将对节能减排相关行业形成实质性利好。

  实际上,此次《规划》的财政措施无比“诱人”,明确强调了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和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划》的出台无疑让“缺钱”的节能环保业欢欣鼓舞。

  今年5月,财政部对外宣布,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51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中安排的资金,合计将达到1700亿元。

  今年7月出台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不仅是节能环保产业会获益,与其相关的各项均会因《规划》获益,节能环保产业将在今后5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行业增速也会保持在一个稳定发展轨道上。“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节能环保产业将会更加发挥其内在的发展潜力,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动力。”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中炯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说,一个建立健全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有望步入正轨。

  合同能源管理迎来快速发展期

  “《规划》明确了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宽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融资渠道。”侯宇轩告诉《中国电力报》,《规划》将合同能源管理列入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作为一种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在进入我国十多年后迎来快速发展期。事实上,合同能源管理在上世纪末进入我国,十多年来,一批专业节能服务公司随之兴起。但由于国家政策不明确、客户积极性不高、节能公司技术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这一模式未能得到大面积推行。

  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是考验合同能源管理的头号难题。对节能公司而言,强大的持续融资能力是其做大做强的前提。为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国务院2010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考虑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等。从2010年至今,企业节能服务需求快速释放,合同能源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突破6000亿元。

  “《规划》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地区的节能减排目标将落实到相关政府部门,国务院每年将对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王中炯告诉《中国电力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这一制度的建立,表明了国家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巨大决心,这一政策将积极调动各地政府部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有序发展。

  相比数年前,节能服务市场的商机不再停留在理论上。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力争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则提出,到2015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

  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前来“淘金”。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已达4000家,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对于实力较强的节能系统集成服务商来说,大规模工业节能有利于发挥其统筹优化各生产环节运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效率,实现整体节能最佳效果。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