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会客厅⑧:政协委员刘宏玉谈节能减排

2013-01-14 701 烟台大众网 编辑:ms wang

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2013年烟台两会期间,烟台市政协委员、山大华天(烟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玉带着提案,做客烟台大众网两会特别策划《两会会客厅》,就生态文明、节能减排以及外来务工子女如何享受良好的教育等话题与网友一同分享。

    刘宏玉表示,作为一名“内蒙籍”政协委员,烟台先进制造业和内蒙资源经济的有效互补被其所看好。今年的两会期间,王良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的“一个率先,三个坐标,三个跨越”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烟台,与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美丽中国,高度一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务实扎实,贴近实际,贴近民生。报告给节能减排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将为2013年,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提振作用。”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刘宏玉的提案为《关于推进烟台市电力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加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政策扶持的几点建议》。1998年,内蒙汉子刘宏玉“跨界”1300多公里来烟台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依靠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使得公司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从“十一五”开始,公司转型升级,积极向节能减排领域靠近。从节能技术、节能减排政策研究、节能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入手,公司的发展明显快于一些传统行业。

    在《关于推进烟台市电力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中,刘宏玉认为,运用科技创新方法,既保证烟台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又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条统筹发展的最优路径。仅以“电力谐波治理节电方法”为例,如果用科技创新手段,清除企业专用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电力谐波而造成的额外电能损耗,不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排除了干扰,还能节约用电量3%—5%。以此来推算,全市每年用电量约为300亿千瓦时,如果产生电力谐波的专用设备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50%的话,那么进行治理后,每年可减少电能损耗4.5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5万吨。

    全面整合科技资源,放大节能减排创新力量。刘宏玉在提案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在国家发改委注册的节能减排科技企业有14家,由于各企业的节能技术和服务领域不同,亟需进行资源整合。前一段时间,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些企业进行了多次磋商,拟成立“烟台市节能技术服务联盟”,并对联盟的组织架构、工作模式、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惩罚机制以及联盟的重点节能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此外,刘宏玉透露,鉴于烟台市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形势,山大华天公司总部意向将“山东省电能质量控制工程实验室”移至烟台兴建,届时将依托山东大学雄厚的科技力量,研发出更多的节能减排成果。

    同时,烟台市低碳经济研究院也即将筹划建设。据了解,从2011年3月开始,由市工商联内蒙古商会中的业内人士牵头,与驻烟高校、市节能协会、驻烟技术相关的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多轮商讨,意向共同筹建。

    “首先,承担人才培训工作,拟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训出1000名节能减排专业人才,并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本科制低碳经济学院。二是与驻烟技术相关的研究所共同成立低碳经济技术研究所,争取三年时间建立起节能技术国家级实验室。三是与市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低碳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所,成为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智库。四是在高新区成立低碳经济产业化所,培育国内首个低碳经济孵化示范园区。五是建立低碳经济市场外联所,承办国内外低碳经济论坛及低碳技术博览会,争取办成例会。”刘宏玉对节能减排行业的远景憧憬万分。

 

着眼于行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跨界汉子”儒雅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在简朴的两会资料袋中,装着另一份提案:《关于加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政策扶持的几点建议》。

    提案中认为,近年来,烟台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然而不能忽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功不可没。外来务工人员默默参与城市建设工作,他们为烟台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了解,目前在烟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10万人。

    然而,民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都还远远达不到国家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定的要求,而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经费运作没有最基本的保障,只能靠学生微弱的学费来精打细算的维持学校的运转,学校财务目前都处于亏本状态。由于受办学经费的制约,无力聘请优秀教师,微薄的工资也留不住骨干教师,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基本保障。

    基于此,经过调研分析,刘宏玉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多方筹集办学经费;关注民办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学校校舍,协调教育用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烟台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跟上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问题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也因此会极大地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建设烟台的热情。”刘宏玉表示。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