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催生“青岛创造” 高新产值将翻番

2012-09-14 790 青岛日报 编辑:龚海鹏

2007年到2012年,青岛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一批科研院所、高校落户青岛,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涌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不断攀升,青岛成为全国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标志着青岛的城市自主创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关键技术攻关为先导,以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根本,青岛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现代化企业成创新主体

    2010年9月,在沪杭高铁的运行实验中,南车青岛四方自主研发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了416.6公里,创造了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青岛企业最为重要的使命。以海尔、海信、南车四方为代表的青岛企业,在过去几年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果——我国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MOCVD深紫外LED材料生长设备、高清数字模卡电视机、嵌入式高清流媒体软件平台、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第三代数字化新型自动络筒机、1000KV交流棒型悬式复合绝缘子和特高压导线等等。这些成果的取得,使青岛企业站在了自主创新更高层次的平台上。近年来,青岛已有1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25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型企业。同时,青岛市启动实施了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通过连续、滚动、择优支持的方式,加强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创新企业的培育支持,积极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几年来,青岛共投入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滚动支持了24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优秀科技成果加速研究转化,带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

    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5年来,在青岛举办的产学研洽谈会层出不穷,反映出的是青岛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自2009年与中科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青岛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引进大院大所。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整建制落户青岛,中科院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育成中心相继在青岛揭牌成立。以“蓝色硅谷”发展战略中的崂山区为例,目前崂山区拥有3所高校、9家国家级大院大所、26个省部级海洋类重点实验室和2家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聚集各类高层次专业学术、技术人才4000余人,6人入选国家 “千人计划”,16人入选全省 “万人计划”,居全市首位。

    在引进科研机构的同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也屡获突破。 2007年,海尔、海信、中石化安工院成功列入全国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2010年,青岛又有青啤、海化院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除了高层次国家级研发平台的引进建设,青岛科技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日益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过去几年间,青岛开发区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青岛软件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获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区市中小企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的建设,也使青岛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科研条件、人才资源不断完善,对行业和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展望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翻番

    到2015年青岛全社会研发投入将250亿 占GDP比重达2.5%

    2011年,青岛发布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15年,青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努力构建“创新青岛、高端青岛、蓝色青岛、智能青岛、生态青岛、安全青岛”。

    根据规划,到2015年,青岛全社会研发投入250亿元,占GDP比重达2.5%;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万件和1万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值达到25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在“创新青岛”建设方面,青岛将大力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引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类共56个高端创新平台,重点建设行业基础软件、智能交通等5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扶持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重点培育新一代网络及软件等50个专业技术攻关团队,引进培养20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全力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到“十二五”末,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10%。在“高端青岛”建设方面,青岛将大力推进高端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发展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与装备等8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加快推进新材料、高速列车等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聚集3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到“十二五”末,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值达2500亿元;重点在先进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等10个领域,攻克数字终端设备、数字化轮胎成套装备等100项关键技术;重点在生物技术、航天航空等领域,引进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等100项青岛急需的关键技术。在“智能青岛”建设方面,青岛将以增强城市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功能为目标,着力加快研发三网融合、物联网、无线网、数据中心以及计算平台等智能化关键技术,加快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市智能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在生活消费、公共服务、制造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与示范,以技术创新支撑青岛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智能型城市。(刘文剑)(完)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