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抢占先机
2012-09-28
828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龚海鹏
“我们正在进入宽带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技术正走向换代发展的转折点。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9月9日,在河北石家庄市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应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首先,邬贺铨分析了智能化制造业的前景。他指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工业生产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无论是能源、材料、生物还是其他领域,都面临使用新的信息技术使产业发生改变。
邬贺铨认为,未来新的加工技术,将会改变现在的生产模式,从大规模的制造转变为个性化的制造。制造业的数字化一方面意味着能源使用方式发生变革,另一方面意味着管理能源系统的手段高度信息化,他说:“制造业的数字化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邬贺铨指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同时迎来了大数据时代。世界经济论坛去年发布报告,认定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那么何谓大数据?他解释说,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一组数据会让大家对大数据时代有一些概念,目前,全球新生产的数据年增长40%,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番。大数据呈现出超量、高速、变异、价值的特征。而在产生的大量数据中,如何对移动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使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是大数据时代面临的问题。
邬贺铨认为,大数据的价值需要深层次挖掘。他列举了美国公司将大数据分析服务于医疗保健领域,呈现出大数据的价值。谷歌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合作,依据网民搜索内容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传播状况,就是一个利用大数据分析价值的典范。
最后,邬贺铨进一步诠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为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以及无线网络这三种技术将直接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指出,这次工业革命不是一个纯粹的机械或者单个技术的突破,而是带动了能源、材料、生物等其它领域技术的变革。
“虽然我们不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准确划分一个时代,但是其的确预示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已经到来。”邬贺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