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业务难盈利券商处境尴尬

2014-12-12 840 证券日报;编辑:Cindy

     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做市转让量价齐升的同时,具体开展做市业务的券商处境却颇为尴尬。买方需求的不足以及报价时间不得少于转让撮合时间75%等规定使得券商往往成为新三板企业股票的最终接盘方。

     证券时报记者拿到的一份券商内部做市报价基础规定显示,每个转让日做市双向申报时间不少于做市转让撮合时间的75%。买卖股票的申报数量应当为1000股或其整数倍,前次做市申报撤销或申报数量经成交后不足1000股的,交易岗应于5分钟内重新报价。换言之,75%以上的交易时间中,券商需要持续向买卖双方申报转让股票价格和数量。

     在缺乏买家的情况下,券商的库存股票会因为持续买入而越来越多。“有些券商持股数量甚至已经接近挂牌企业的第二大股东。”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作为做市商,券商在为新三板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主要是通过买卖价差获利。如果券商的报价投资者不认可,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券商下调报价,直至有投资者认可,但券商这么做肯定亏钱;二是券商不下调报价,这意味着交易双方继续处于僵持状态,券商要赚钱只是奢望。然而,PE/VC(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早期就已入股挂牌企业,其成本远低于券商库存股。在当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情况下,券商报价很难得到认可。

     “新三板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供需不平衡。大机构投资者早在企业挂牌之前就已潜伏,新三板更多是作为其退出渠道。这也造成需求方不足。”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

     另一方面,PE/VC以及挂牌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却能通过做市商实现退出。在深圳新三板论坛上,多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均表示,新三板总市值已达3000多亿,估值太高,对新三板的态度主要是利用其作为PE退出的平台。

     “说实话,券商定价定的是价值,而股票价格仍是由供需决定。”一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买家需求不足的情况也是众多券商积极呼吁出台转板机制以及降低新三板投资者准入门槛的原因之一。

     一位新三板挂牌企业董秘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做市商,公司股东已经可以实现顺利退出。不过,相较A股市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仍然没有达到公司预期。“举个例子,20万股股票,在A股市场可能马上就卖出去了,而在新三板,大概得好几天才能卖出去。”究其原因,买方需求不足使得做市商挂单显得格外谨慎,每笔买单报的量都十分少。

     股转系统发布的一份做市商执业情况周报显示,截至10月末,做市企业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广州证券、上海证券和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在做市业务方面均显得较为谨慎。

     一位大型券商内部人士透露,总部当时拨了几个亿开展做市业务,至今用去的不到1个亿。面对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前期投入,做市业务部门不得不谨慎对待。另外,流动性不足以及做市业务尚未盈利问题也是其不敢完全投入的原因之一。

     做市业务的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券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旦库存股持续增加,无法卖出变现,甚至有可能侵蚀到券商净资本。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